

12月15日下午,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學術活動——“《民法典》抵押權制度創新與發展”學術報告在第五會議室舉行。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房紹坤教授來學校做專題報告。政法學院教師、研究生8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社科處處長張守鳳主持。
報告會前,張士強校長、李光紅副校長會見了房紹坤教授,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頒布實施對依法治校的影響與應對,以及“十四五”期間濟南大學法學學科建設等話題進行了座談交流。張士強校長為房紹坤教授頒發了濟南大學客座教授聘書。
報告會上,房紹坤教授從民法典的理論體系與立法架構的角度,介紹了《民法典》中物權相關規定背景、創新與發展。隨后,依照條文體系,對物權編中物權變動的方式、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按份共有的處分權、添附、土地經營權、居住權、抵押權等規則逐條進行了解讀。房紹坤教授指出,《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真正把法治作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報告結束后,房紹坤教授對師生的提出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和《民法典》對行政審判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解答,并對我校教師國家社科基金申報進行了指導。
房紹坤教授的報告加深了廣大師生對《民法典》的理解,激發了同學們對學習《民法典》的興趣,拓展了法學專業教師的研究視野,對推動我校法學學科建設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房紹坤,煙臺大學前校長,現為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首屆高校百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山東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撰稿:劉康磊、關兆曦 攝影:蔡高偉 編輯:張偉 編審:賈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