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下午,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主席、國家一級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原團長于海先生蒞臨我校,在第一學術報告廳作《我們的國歌》專題報告會。山東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孫樂為,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管樂專業委員會會長、山東藝術學院教授聶立家,師生代表200余人參加報告會。報告會由學校黨委副書記張碩秋主持。
報告會前,黨委書記徐景顏與于海先生進行了交流,對于海先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學校在全面開創美育工作新局面所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績。
報告會上,于海先生深情講述了國歌背后的動人故事,分享了自己為國歌立法呈交提案的感人經歷,再次重申了國歌教育的重要意義,充分展現了一個新時代黨員藝術家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作為傳頌國家最強音的國歌指揮家,于海先生對于國歌的理解深沉而透徹。他堅毅地說到:“我們的國歌有84個字,37小節,標準時長是46秒,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的。”作為推動國歌立法的國歌守護者,于海先生感慨萬千。從2008年國歌法的第一次提案,到2017年的正式實施,守護國歌,已成為了他生命中的重要旋律。他動情的講到,“《國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產生了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它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報告會結束時,在于海先生指揮,山東泉城合唱團的領唱下,現場全體師生肅立,揮舞國旗,情感飽滿地唱響了激昂的《國歌》。
張碩秋副書記在主持報告會時指出,這是一場精彩紛呈的報告會,于海先生用最豐富的人生經歷、最真摯的愛國情感,最真的情、最實的義,講述了國歌背后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國歌解讀,我們的國歌字字鏗鏘、句句雄壯,四十六秒的國歌蘊藏了難忘的歷史;這是一堂直抵心靈的思政課,激勵著我們從國歌中尋找力量、尋找方向、尋找勇氣,在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上永不懈怠、勇往直前。
張碩秋副書記要求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階段,我校團員青年要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要以昂揚姿態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好地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撰稿:李師 攝像:劉偉 攝影/編輯:張偉 編審:賈海寧